花数千元报名费,就能让孩子参与“奢侈品童装”的T台秀,成为朋友圈“最靓的崽”——近年来,这类打着与奢牌合作的儿童走秀活动,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和钱包。实际上,这些活动可能从未获得品牌授权,不仅损害商标权利人权益,也欺骗了家长和孩子。近期,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成功侦破这样一起假冒服务商标案件,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。
2024年4月,静安警方接到辖区某集团公司报案,称其代理的国际知名奢侈品牌商标在未获授权情况下,被擅自用于多场儿童模特走秀活动。这些活动公然打着“国际知名品牌少儿模特秀”旗号,公开使用品牌标识,误导消费者,也侵害了品牌方的合法权益。
接报后,警方迅速抽调经侦、刑侦及曹家渡派出所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,很快锁定了幕后操盘手——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李某。
经查,李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广泛搜寻合作对象,联系本市多家少儿形体培训机构,以提供“稀缺的国际知名品牌少儿走秀机会”为诱饵,主动洽谈合作。为增强可信度,李某在签订的商业合同中明确写入“提供一线国际品牌赞助的少儿走秀活动”等条款,诱导培训机构支付数千至数万元不等的“品牌授权费”。
涉及虚假宣传的物料(警方供图)
同时,李某利用公司及个人多个社交账号,发布带有各类知名品牌标识的“走秀活动”报名信息,营造与品牌方深度合作的假象。受此虚假宣传吸引,不少家长为让孩子参与所谓“高端秀场”,直接向李某支付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报名费。
初步建立起合作引流网络后,李某自行或联合其他传媒公司,先后组织举办未经授权的“国际知名品牌少儿走秀”活动10余场。然而,实际活动场地简陋,位于市郊,与宣传中的“高端”形象严重不符,引发家长与机构质疑。
为彻查犯罪事实、夯实证据基础,警方对李某违法所得来源进行全面梳理。调查发现,其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:一是向培训机构收取的“授权费”,二是向家长收取的高额报名费。经进一步调查证实,李某从未取得任何相关品牌授权,其公司实为空壳企业,自成立起即用于实施商标侵权活动。
同时,警方通过大量走访对比同类市场活动和培训机构发现,普通儿童走秀活动收费普遍在1000至1500元之间,而李某打着品牌旗号的活动则要高出2至4倍。这一价格差异直接反映出消费者支付高额溢价,正是基于对“品牌授权”的错误信赖,由此形成完整的资金链证据闭环,印证了李某通过假冒服务商标误导消费、非法牟利的犯罪本质。
作为静安区首起进入公诉程序的假冒服务商标刑事案件,该案在侦办中面临取证与定性的双重挑战。“首先是要厘清商标权属和效力。”办案机关介绍,商品商标用于标识和区分有形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,保护对象针对实体商品,而服务商标则用于识别服务的提供者,保护对象指向无形服务。根据2021年实施的《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,服务商标已被正式纳入刑法保护范畴。
经查明,李某在未经奢侈品牌授权的情况下,在其组织的童模走秀活动中,擅自使用上述品牌的注册商标开展走秀服务,刻意营造与品牌相关的商业氛围,以此吸引参与者并收取费用,其行为已构成对奢侈品牌在“组织时装表演”上服务商标专用权的侵害。若情节严重,可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。
同时,静安公安机关紧扣最高法、最高检《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中服务商标的追诉标准,深入研讨司法解释,明确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。
目前,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李某提起公诉。
辉煌优配-实盘配资网站排名-配资天眼官网-配资门户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